文/周玉萱 图/丁月
本次暑期实践的最后一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透过博物馆发展看中国社会变革——对武汉市博物馆发展历程的调查与研究”调研小组来到了著名的湖北省博物馆。作为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博物馆,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湖北省博物馆一直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开展了不少形式、内容紧贴实际的活动和展览,近年来,最受瞩目的当属礼乐学堂这一活动。那么,为什么活动要命名为礼乐学堂呢?工作人员解释说,礼乐文化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主题特色文化,教育品牌命名为礼乐学堂旨在以“礼”和“乐”的精髓,引导社会公众感受“有序”“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效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礼乐学堂自2014年9月创建至今,广受好评,得到了公众的喜爱,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礼乐学堂能有如此反响,是因为与以往的活动相比,礼乐课堂在以下五个方面有了创新:1.内容创新。将湖北省博物馆特色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日文化、大型临展文化等内容充实到课程中去,使公众在寓教于乐中体验传统文化。2.切入点创新。“礼乐学堂”试着从受众视角出发传播礼乐文化。3.授课方式创新。“礼乐学堂”打破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模式,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利用PPT教学、动漫演示、穿越剧场、触摸文物、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途径宣扬礼乐文化。4.受众创新。礼乐学堂注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教育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未成年人,也包括成年人,而且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盲人、聋哑人、福利院儿童等弱势群体营建无障碍博物馆,策划实施温馨关爱课程,让他们体验博物馆文化的魅力、感受到社会的关爱。5。策划思路创新。礼乐学堂课程不仅彰显了本馆及所在地域文化的魅力,而且善于敏锐地抓住社会热点,激发公众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外,工作人员强调礼乐学堂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了活动的辐射范围,增强了影响力,同时也加强了与公众的互动,使得礼乐学堂这项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湖北省博物馆的这些创新适应了不同人群的认知特点,满足了大众多元的文化需求,拉近了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众对于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的认知,很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博物馆只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永葆活力和生命力。在湖北省博物馆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既感受到了荆楚大地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又认识到湖北省博物馆与时俱进谋求自身发展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徐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