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丁月
近年来,随着部分省市博物馆城建设规划的出台及国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国内的博物馆尤其是民办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对博物馆市场的研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博物馆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博物馆中的翘楚。
今年暑假,“透过博物馆发展看中国社会变革——对武汉市博物馆发展历程的调查与研究 ”调研小组在我院赵一鸣老师的指导下,对武汉市浏览量较大的几家综合博物展开了实地调研。这次我们专程来到了武汉博物馆,对该馆的办公室主任进行了预约访问,通过实地访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博物馆展示形式随着时代变迁产生的变化。

访谈之初,办公人员先向调研队员科普了十年间我国博物馆的发展情况。十年前,中国博物馆还处在社会生活的边缘,如今则越来越受到公众重视。目前,我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数量已达3740个,平均每4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全国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4亿人次,每馆比免费开放前平均增长了50%-70%。与此同时,博物馆在类型上更趋多样化。除了常见的综合性、历史类、自然类、艺术类外,更是出现了综合数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一些新形态博物馆。过去的博物馆主要是历史和文物的陈列,更像教科书,而现在要让博物馆更加贴近生活。
在谈到武汉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发展项目时,办公人员自豪地告诉我们,武汉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体系已相对完善,对于文物的数据和图片可以很大程度上可以下载而不收取费用,这在提倡数据保护和信息主权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由于免费提供的巨大开放力度,武汉博物馆为武汉的公共教育和公益事业带来了很大帮助,这也是武汉博物馆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又一巨大进步。

在社会职能和教育的方面,武汉博物馆一直都致力于为武汉的教育机构、生活服务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帮助。我们相信,借助新传媒和新科技的手段,武汉博物馆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陈殿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