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时代,要改变滞后的观念,要让特殊教育成为撬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支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这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特殊教育教材的编写和改进,能够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同时提高自身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能力,“美丽中国——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赴鄂蜀等地特殊教育学校教材使用现状调研暑期实践队”横跨两省市,走访两所特殊教育学校,通过对学校管理者、教材采购者和教学一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特殊教育学校教材的使用情况。
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自白:有需求,望帮扶;新教材,有进步
2019年6月20日,实践队一行6人来到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对该校的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以听障、视障为主的综合类特殊学校,学校结合学生实际开设了基础课程和其他特色课程。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任教十几载的副校长韩艳玲和教务主任张华旻接受了实践队的访谈。
在实践中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学校盲生有关课外读物的阅读需求并未得到满足。两位老师都表达了对于相关出版社加强盲文书出版力度的希冀,尤其是对多媒体阅读寄予厚望。相较于传统盲文读物,有声书因其受众广、成本较低且易于携带等特点,成为盲童阅读需求满足的重要发展方向。张主任还应实践队的请求,带来了盲生和聋生使用的一年级新教材,实践队员们能直接接触到教材,特殊教材与普通教材的区别也更显而易见,如哑童所用的低年级教材中有基础手语的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
在探索中艰难前行:找寻国标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发展之路
结束对开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研后,6月25日,实践队来到武汉市盲童学校。武汉市盲童学校始建于1919年,是全省唯一的一所盲童学校。负责学校教材采购和图书室管理的孙主任首先接受了实践队的访谈,他提到学校主要使用人教版教材,学校直接与出版社联系,由教材办的老师勾选书单上的书并形成订单。
教研室的刘飞主任对学校校本教材的制定和使用做了详细介绍,并为实践队成员展示了校本教材现有成书《视觉康复训练指导手册》。他在访谈中提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主要通过课题的形式开展,由学校专门下拨课题研究经费,但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系统,主要问题是专业人员的短缺。
整体上来说,特殊教育教材更新频率较慢,出现了部分内容与当前时代脱节的现象,但是教材的基本知识架构符合特殊儿童的教育规律。同时,由于特殊教育教材的相对“小众化”,教辅不能完全跟上发展现状的需要,存在很大空白。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与受访老师合影)
及时反馈,与专业人员对话;立足专业,为特殊教育教材发展献策
实践队成员在结束实地调研后,立即对采访录音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采访稿和重点提要。根据一线教师所反馈的内容,联系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把本次实践调研的结果整理得到的报告发送给相关负责人,希望能够帮助出版社了解到教材在一线教学中的使用情况。
同时,实践队员积极寻求宣传平台,将活动内容撰写成文,通过实践地、学院以及学校平台的宣传,让更多的出版业新星注意到这个方向并加入进来,为特殊教育教材出版吸引人才。
作为出版专业的学生,我们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殊教育也应当求新求变,电子书和有声读物等出版物具有获取方便,价格低廉的优点,是特殊教育教材日后可以大力发展的方向。
结语
实践队成员秉承着立足专业、躬身实践的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本次暑期实践中来。也许两所学校的走访并不能完全反映出特殊教育教材使用的全部情况,但我们的实践能够帮助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特殊教育学校教材使用的具体状况,能够吸引专业人员的关注,从而促进残疾学生享有教育的基本权益,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公平环境,为特殊教育教材领域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