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背景
扶贫扶智通语可启民智,通用语言普及决胜在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农村和民族地区等教育薄弱区域发挥着基础工具的作用。2020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目标的实现之年。为响应时代号召,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以下简称“武大春晖”)决定多地联合开展乡村语言扶贫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
专家顾问提供一流指导,公益社团勇担社会责任
暑期实践由武大春晖指导老师陈曦老师担任指导。实践队特别邀请了语言扶贫专家赫琳教授担任顾问。赫琳教授为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首批70后学者学术创新团队“语言应用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带头人。
实践队共16名成员,均为武大春晖成员,来自信管、政管、经管、弘毅等多个学院,专业多元化便于实地调研和后期材料处理;分布全国各地,为实践丰富调研容量。
准备工作
线上部署实践具体工作,多方听取建议改进计划
8月1日,实践队线上开会部署工作,确定了“基层专访谈+线上泛调研”的调研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团队分为了10人线下组和6人线上组。
指导老师也对我们的实践方案给出了有效的指导意见,并鼓励我们切实走入基层,了解民生实况,做真正有意义的暑期实践。
基层调研
基层调研助推语言扶贫,寓教于书提升能力素质
8月4日至8月20日,线下成员分别于贵州、四川、内蒙古等多地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展开调研。
实践过程以调研普通话普及和认知情况为主,辅以对当地特色方言和民族语言的采集,兼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等语言政策,希望能达到提升当地居民通用语言意识的目标。各个实践地成员深入乡村,与当地村干部就乡村贫困情况、普通话普及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实践成员还通过走访部分村户深入了解广大农村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部分实践成员走近蒙古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了解并记录他们的民族语言,调研他们对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接受程度。
除调研外,实践成员充分运用自身已经具备的语言能力,尝试在部分农村家庭进行普通话和英语教学,让当地居民通过阅读提升语言能力素质。并且,实践成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当地居民使用“语言扶贫”APP,便于他们后期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
各个实践地的调研情况均在“武大春晖”公众号上及时进行了推送报道。
未来预期
青春筑梦理想坚定不移,支教反哺初心矢志不渝
目前线下实践已经基本上完成,线上问卷调查等活动也正在顺利展开。武大春晖希望通过短期支教,利用教育反哺乡村,达到“扶贫先扶智”的目的。我们将充分利用今年的调研成果,构建基于语言扶贫的支教模式,并运用于未来的支教过程,让语言扶贫从他们口中开花,脱贫攻坚从他们脚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