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帮助同学们正确看待社恐心理,19电商联合19编出共同开展了以“社恐星人的自白书——今天你社恐了吗”为主题的心理班会。活动于12月14日晚18:30在枫教101举办,王珅瑶同学担任主持人。

活动伊始,同学们共同观看了一则网络视频,视频中头戴绿头鱼面具的11岁小学生在央视镜头前摇头晃脑,给枯燥繁忙的抗疫工作增添了一抹轻松诙谐的气息。而“绿头鱼”本人也在事后的采访中回应道,“就是为了让防疫人员开心开心”“为了自己不社恐,只好这样子”。
随后,在主持人带领下,同学们认识到了什么是“精芬”,通过对芬兰人排队、座椅排布、购物等日常生活情境中如何避免交流的细节设计呈现,将社恐星人们戏称为“精神上的芬兰人”,将部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心理状态诠释得淋漓尽致。
“社恐小测试”对同学们的社交心理进行了趣味性评估,三种测试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同学们的共鸣。随后的情景问答环节更是提升了同学们的参与度,该环节中,同学们就PPT中展示的各种尴尬场景给出自己的“高质量回答”,部分高情商回答更是起到了暖场的效果,令“社恐”氛围一扫而空。

游戏过后,主持人引入权威概念带领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什么是社交恐惧症,总结了社恐星人的几个特征,对“社交恐惧”与“宅”两种行为进行区分,并纠正了日常认知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三个误区。
活动接近尾声,主持人提出了三个小问题:社恐就是完全负面的吗?是否要改变?是否都要成为社牛?对此,给出的建议是:改变的前提是接纳现在。“社恐”并非一无是处,“社牛”也并非万全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如果这种心理困扰到你了,不妨听听专业人员的意见。而当身边人陷入这样的困境时,我们不妨赠予对方一个抱抱,简单、踏实最是温暖人心。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构建全员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意义非凡。此次心理班会深入解读了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心理,以社恐星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社交恐惧症”的故事娓娓道来,无疑为同学们送来了“一个简单踏实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