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这样一位文学大师他的散文我无力去评价,在此我只是想做一个简介,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散文大师。我所做的评述多是借鉴各方知名人士的观点,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大家见谅。
作为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余秋雨散文集寄情于景,寄情于史,寄情于事,寄情于人等特点于一身,其风格、深度、影响力具有广泛的探讨意义。(引导余秋雨简介PPT)
作为文化散文最杰出的开创者和领跑者,余秋雨凭借《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极度畅销的散文集,(PPT)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褒贬不一的评论,当之无愧被称为“跨世纪中国文坛的掌门人”。余秋雨由于依靠着“凤凰电视台”、《收获》杂志等权威和主流的媒体,把他的“文化散文”像鱼网一样撒向了社会各个群体:比起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周作人的知识生活小品文,杨朔的抒情艺术散文,秦牧的趣味知识散文,周国平的哲理沉思散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更倾注于文化方面的塑造。读余秋雨的散文,就是一段段与文化对话的心理历程:在文明的废墟上悲从中来,在历史的批判中不能自已,在大师的悼念上深深向往……戴锦华说:“区别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的一个直观因素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带给你不安,带给你某种忧伤、甚至伤痛与伤害感。”[2]余秋雨的散文正具有这种品格。《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不仅为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而且为整个民族文化的悲剧唱了一曲无尽的挽歌”。[3]余秋雨曾对学生戏言:“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4]可以说,就是这种文化与反思的集结,悲伤与困顿的绞缠,希冀与探索的并发,造就了余秋雨和余秋雨散文。
在余秋雨散文中既有对太平盛世、一统江山的文化考证,也有对乱世之秋、生灵涂炭的历史反思;既有对欧洲文艺复兴后社会繁荣的溯源剖析,也有对人类几大古文明彻底坍塌的理性探索。作者以学贯中西的洲博学识,凭借娴熟的语言驾御能力,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抽象的文化概念,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处处散发出哲理的光芒。其激昂处,令人荡气回肠;其伤心时,使人悲从中生,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民族自尊、自强的信心与决定。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散文的魅力所在,这也是秋余雨散文能风靡海内外、历久不衰的原因。
一、孤独的文化人格
从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到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从一个学院派的教授到一个大众化的作家,余秋雨的“官衔”脱下了,但头衔又戴了不少。他的治学范围从阳春白雪走向了下里巴人,但名头更加的响亮了;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崇拜,但心灵更加的孤独了。他在拷问历史、反思文明、追踪文化、哀悼大师等一连串灵魂挣扎中,也许回答他的只是声声叹息。他的精英意识,无时无刻不在痛苦和焦灼的笔触间冒出来。透过历史的废墟和文化的层累,在余秋雨散文的大量道德话语间,我们莫不深深感受到他沉甸甸的人格力量。
二、无法释怀的文化情结
余秋雨文化散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描写历史文化(文化典故)的,代表篇目有《道士塔》《柳侯祠》《风雨天一阁》《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等。第二类是描写地缘文化(文化遗址)的,代表篇目有《莫高窟》《都江堰》《寂寞天柱山》《脆弱的都城》等。第三类是描写风俗文化(文化生态)的,代表篇目有《贵池傩》《牌坊》《信客》《抱愧山西》等。也有很多是夹杂着几种写作手法,诸种文化搅揉在一起的。这一篇篇人文气息浓厚的佳作,就是余秋雨文化心灵得到伤害,文化情结无法得到舒缓而结出来的珍珠。
在余秋雨笔下,历史的一点一滴都会勾起他深情的缅怀,不管是伤痕累累还是完美无缺。
三、别具一格的文化拯救
以一个教师身份的出走,余秋雨角色的转换很值得一探。余秋雨本人从一个大学教授做到大学校长,拥有过正式的教师身份。为何意识形态转变得如此迅速,令他卸下了教师的苦行装?也许,《千年庭院》一文能给我们一点启示。“我到很晚才知道,教育固然不无神圣,但并不是一项理想、英雄主义的事业,一个教师所能做到的事情十分有限。”这就是余秋雨的答案。接下来,余秋雨推出了席卷华夏大地的文化大散文,一下子风靡无数读者。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余秋雨认为,“我们这个文明的古国有一种近乎天然消解文明的机制,三下两下,琅琅书声沉寂了,代之以官场寒暄、市井嘈杂、小人哄闹。”[10]而且他认为“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11]可见,通过文化大散文,实现传递文化的泛教化才是余秋雨的终极目标。余秋雨散文最大的意义也在于此。
(一)哀悼失落的文明
“越是热闹的地方越是脆弱,这是中国老庄哲学早就阐述过的,然而都市的热闹却是人性的汇聚,人性汇聚到如此密集的程度还依然脆弱,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一大悲剧。”[12]面对庞贝古城,余秋雨作了如此的叹谓。我们知道,人类的文化是构造人类文明最重要也是最主体的一部分。哀悼失落的文明,是为了更加巩固现有的文明。哀悼不是结果,也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方法。余秋雨就是用它的散文,揭示了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理性。
(二)重建精神的文化
1999年7月1日,余秋雨在湖南长沙市的岳麓书院作了一次题为《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人》的演讲。在他的演讲稿中提到,中国文化至今为止已搭建了“经典学理之桥”“世俗民艺之桥”“信息传媒之桥”等三道桥,而摆在人们面前的任务是要搭建“第四座桥”——“让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在我们的手上或者我们下一代的手上,去感动其他文化族群”。在方法上,余秋雨引用了黑格尔的话来说明:“历史是一堆灰烬。我们要把手伸进这堆灰烬里面,这里面说不定还有余温,我们要捕捉的是这个余温。把这个余温和我们的体温连结来,然后有可能点燃更多读者心头的文化之火。”
“点燃读者心头的文化之火”,这是非常适时的提法。在工业全球化、后工业时代到来之际,加上影视文化的高度入侵,读图时代进入渴望期,快餐文化的阅读成为集体无意识。人们远离文本、远离经典,高效率和快节奏使传统的经史子集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而余秋雨正是用他的忧伤、用他的悲怆、用他的批判,企图重新召回广大读者阅读纯文学、特别是凝集整个中华文明精髓的儒家经典的兴趣。余秋雨散文艺术特征正在于此,
在网络流行用语缔造的方便意识,时尚杂志拼凑的悠闲观念,经济大潮酿制的实用主义等影响下,年轻一代消解了文化的责任。在国外、特别是欧美以及日韩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物欲享受的生活方式的引进,以读书为精神消遣的传统主流生活方式日趋边缘化。人文山水、文化遗产这些概念仿佛飞速远去,遥不可及。关注历史的景深、文化的景深,重视文明的重建,保护文化的遗址已成为中华民族迫在眉梢的大事。埋在各大高校、研究所里的专家学者,他们的专业术语却令普通民众视为魔咒,难以理解和接受。基于以上情况,贴近民生、以大众话语为先导的秋雨散文便呼之欲出了。尤其当余秋雨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振臂高呼云集响应之时,更能为他充当文化播火者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担任文明的大使
他担任多个地方政府(如深圳市政府、余姚市政府)的文化顾问,以及许多商业组织(如湘财证券)的文化顾问,又到各地进行演说(如岳麓书院的讲学)。他的文化形象,像一条条的条形码,贴在无数的商品上充当商业标签。在他的人生履历上,大概雅与俗只是硬币的两面,本就是密不可分,相依相靠的,着眼那一面,只取决于自身的视角。所以,凡是能够利用来方便其布道的工具,余秋雨都不拘一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积极“入世”,不断现身于各媒体(以电视为主)。除了凤凰电视台的专栏节目,在各种与文化沾边的场合,譬如国际大专辩论会等活动,余秋雨又是当嘉宾又是做点评,忙得不可开交。他以一个文化大师、文明使者的身份,逐渐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许多学子、普通百姓的脑海中。在文明的社会,借助文明的工具来更好传递文化,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新的超越,新的成功。余秋雨身体力行,用行为印证他的思想,他的观点,他的希望,并在他的文字中将这一连串的痕迹更好地融入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向那些隐藏深宫大宅的专家学者们发出了挑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在余秋雨的牵线与搭桥下,在新时期有机的整合了起来。
四、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文化征途
余秋雨对历史是明晰的,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态度也十分鲜明。然而,在如何评价自身的遭遇和过往历史这个问题上,余秋雨的含糊以及掩饰导致了不少人的非议。作为一个实证派的文化大师,余秋雨一系列的离经叛道,频繁的亮相媒体,以文化名义指点江山,惹恼了不少寂寞中的学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余秋雨将自己和盘托出,张狂不羁,无法自敛,很容易便失去学者的严谨,露出破绽。
在这种情况下,余秋雨文化之旅终于化作了文化“苦”旅,遭遇众人围殴:出现了以余杰为代表的“人格史判官”,以金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史牛虻”。余金二人,一个咬住余秋雨文革的历史不放,一个找出了余秋雨散文的126处硬伤。这是余秋雨始料不及之事。
上面所述重在从精神层面去分析其文化底蕴,以应对读图时代快餐文学的大举来犯,重新唤醒人们重读经典的意识,并试图探索出一条更易操作、更有效的阅读模式.所以我希望大家在闲暇之余可以看看余秋雨大师的散文!
PS:本次书评大赛的优秀文章快读部分就到此结束啦!下面是真趣书社本月的第一次“读书沙龙”讨论会的内容~~不少社员积极与大家分享好书好作者,首先就是本次讨论会的“每月一本书”推荐书目和推荐作者~快来看看吧!!
责任编辑:张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