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

AN ASSOCIATION

首页  >  团学风采  >  社团  >  正文
心理学小知识——群体极化
时间: 2012年11月25日 20:23   来源: 原创   作者:记者团   点击量: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场景吧!

你刚刚看完一部电影,色彩炫目,音效不错,总体而言视觉感染力还是很强的,但内容、情节过于简单,你本想给予客观的辩证的评价时,你发现你们的讨论越来越走向一个极端……

你们开始从各个细节来评价这部电影,你可能开始会说,这部电影总体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情节过于简单那而且有抄袭别人之嫌,这个评价还是相对比较客观的,但是你马上发现你的这番评价并不能使你在你的朋友面前获得更多的吸引力,因为紧接着你的评论之后,你的一个朋友用令人震惊的词眼来形容这部电影的内容和情节过于简单。

“这部电影何止简单,简直就是老掉牙的让人感到恶心、乏味,当我看到第一幕时就知道结局是怎样的了,真不知道那帮编剧、导演是干什么的,这种垃圾也能出来公演……”显然这位仁兄的高论还意犹未尽,他的这份论调似乎比你的客观评论来得更吸引人,更能打动你们这个小群体的其他成员,你不由得感到了被挤压,排挤,冷落,失落的一点点情绪和压力,你感到了一点点的尴尬。

因为你的发言不如你的那位朋友来的更具吸引力,这是你感到莫名的压力,你不愿意被这个小群体所边缘化,你想成为这个群体中耀眼的明星,所有的成员都喜欢你,认可你,接受你,而你朋友的亢奋论调显然比你淡淡温水来的更具张力和感染力,你感到了威胁,被埋没挤压的威胁。

同样的心理反映在你们这个群体中的其他成员那里也同时发生,为了防止被边缘化的威胁,群体重的每个成员都开始积极地表现自己,发表高论,而且言辞一个比一个更具张力和感染力,当然如果他们的语言修养够本的话。

那个女主角演的确实差劲,真不知导演怎么选她当主角,估计又是什么什么内幕交易吧,现在这些娱乐圈的家伙们差不多都……”你的有一个朋友也跟着发了言,而且你也发现他们的评论一个比一个激烈,甚至带有人格侮辱的倾向了。

不仅是娱乐圈的那些家伙,现在一些所谓的美女作家也不都是用身体写作的,还美其名曰什么用身体来净化社会灵魂,作呕,吐……”一个接着一个,语言越来越过分了。

这时,你们已经陷入了“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态度会变得更为固执甚至走向极端。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实践证明,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有证据显示,群体极化现象在网上发生的比例,是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时的两倍多。

一方面,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在网民中更为严重。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过于极端化的小团体很容易把他们的主张推向不受理智束缚的边缘,从而使社会失去对他们的控制。“纳粹主义、仇恨团体或形形色色宗教狂热者的兴起,都是很好的例子。”



责任编辑: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