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3月14日下午,学院组织本科生党支委、党员代表开展新一期的党支委研习营暨行走的党课,党员们在兼职辅导员张梓宁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武汉市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尽管天空飘着绵绵春雨,但丝毫没有削减党员们的学习热情,大家以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用初心感悟使命的重量。
一、春雨润初心:开启行走中的思政课堂
活动伊始,张梓宁老师进行了简短而有力的动员讲话。他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实地学习的机会,在历史遗迹中感悟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将党的精神内涵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随后,党员们有序登上大巴车,向着本次“行走的党课”首站——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进发。

二、寻迹峥嵘:于历史长河中汲取奋进力量
很快,队伍顺利抵达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踏入馆内,《革命中枢》主题展映入眼帘,大量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影像资料,生动地再现了1926至1927年中共中央在武汉领导革命的那段波澜壮阔、光辉璀璨的历史。在复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室场景前,党员们纷纷驻足,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日夜操劳、运筹帷幄,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殚精竭虑的身影。


三、偶遇共鸣:与火箭军官兵共话党史新篇
结束在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学习后,党员们转赴八七会议会址。在这里,一场不期而遇的“红色邂逅”为本次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参观过程中,恰逢一队火箭军官兵也在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双方党员共同聆听讲解员讲述 1927 年八七会议上“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事件,共同回顾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随后,围绕“新时代党员使命”这一话题,双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不同岗位的党员,从各自的视角分享着对使命的理解与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这场意外的相遇,让大家在思想的碰撞中,对党员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雨中归程:将学习感悟转化为实际担当
返程途中,张梓宁老师对此次雨中“行走的党课”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这场春雨不仅是自然的洗礼,更是对党员意志的考验、对初心的淬炼。希望各位党员能将今日在红色教育基地的所见所感,转化为服务同学、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在新时代展现党员的担当作为。
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2021级本科生,图书馆学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邱雅琪:参观革命旧址,看到那些泛黄照片、手写会议记录、珍贵实物,曾经课本上的知识仿佛“活”过来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革命先辈不懈奋斗的那段峥嵘岁月,体会到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由此我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以革命精神为指引,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不断磨砺本领,赓续奋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1级本科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生党支部纪律委员,刘子忻:参观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与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历程的厚重与信仰的力量。八七会议旧址内,斑驳的桌椅、泛黄的照片与“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标语,将我带回1927年那个风云激荡的转折点。彼时,党在危难中力挽狂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纠正右倾错误,确立武装斗争方针,为中国革命点亮星火。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的每一件文物,无声诉说着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作为新时代党员,我更加明晰肩头责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斗争精神,将革命先辈的智慧与担当融入信息管理学科实践中,以数据赋能社会发展,用技术守护初心使命,在数字时代续写“星火燎原”的新篇章。
2022级本科生,党建服务中心主任,关清晨:通过参观江岸区的两处革命旧址,我深切感受到了先辈们的顽强意志与斗争精神。党中央在汉期间,历经中共五大、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注定着武汉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我将不忘历史,坚定信仰,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
此次“行走的党课” 打破了传统党课的局限,通过沉浸式学习,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党员信念“强”起来。未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励更多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