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新闻

STUDENTS NEWS

首页  >  学子新闻  >  正文
【学术沙龙】支教经验交流
时间: 2015年12月14日 09:01   来源: 原创   作者:记者团   点击量:

文/周玉萱 图/张雯霞

一直以来,支教都被认为是大学生必须参与的事情之一,许多人都对支教等公益活动充满向往,那么,支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本周五晚7点,在院办209,来自文学院2013级的袁思楠同学为我们分享了他的支教经历和感受。
首先,袁思楠同学以我们为什么需要支教为题开始了他的演讲。最初接触支教来自于亲眼目睹学长学姐们艰苦的支教生活。后来,在好朋友的恳求下,他加入了濒临解散的社团——梦想课堂,开始了自己的支教之旅。梦想课堂这个组织负责的工作有许多种,袁思楠同学在里面则主要承担内建工作,他和同伴们筹办了支教、义卖、变形记等十分有意义的活动,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梦想课堂从一个排名垫底的社团发展成为了银牌社团,这样的成就令我们十分佩服。除了筹备活动,内建公关,袁思楠同学还亲自参与到了杨堡和茶地铺小学的支教活动。他为我们介绍了这两所小学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学生分布以及当地淳朴的民风。当然,在亲身经历支教之后,他也发现了许多令人无奈的问题,比如小学师资缺乏,教室简陋,部分学生因疏于管教而十分调皮等,这也是当前中国大部分乡村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在社团工作的磨练中,慢慢走向成熟的他力求办好每次活动,作为一名社团人和公益人,他希望能够得到外界的更多认可与支持。
在从事支教活动的这段时间内,除了肯定与赞扬,质疑的声音也不少,很多人问他,梦想课堂这样的短期支教到底有什么用?沙龙现场,袁思楠运用文学作为例子,向我们阐述了他所认为的支教的意义。他说,支教能够让乡村的孩子们拥有得到面包和变面包为汉堡的力量,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能够为孩子们播种梦想的种子,让孩子们渴望走出大山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始终坚信,孩子们在支教过程中的收获和感知是远远超出课本知识的。
最后,袁思楠同学送给了在座的同学三句话。一,增强自己的能力。二,孜孜不倦,不怕质疑。三,自己与他人一起成长。这不仅仅是对于支教工作的总结和建议,更是对我们今后人生的忠告。
本次学术沙龙轻松愉快而又引人深思,下周五晚7点,我们继续与你相约。


/

(责任编辑:肖敖夏)